主要论文和著作 |
1. 主要论文:
(1) 李向东,张德奇,王汉芳,邵运辉,方保停,吕风荣,岳俊芹,马富举。越冬前增温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.应用生态学报,2015,26(3):839-846
(2)李向东,张德奇,王汉芳,邵运辉,方保停,岳俊芹,吕风荣,马富举,秦峰,杨程. 豫南雨养区周年不同耕作模式生态系统功能价值评估. 生态学杂志,2015,34(5):1270-1276
(3)李向东,季书勤,张德奇,郭瑞,王汉芳,吕凤荣.豫南雨养区周年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动态和产量的影响.生态学杂志, 2011, 30(9)
(4) 李向东,季书勤,吕凤荣,王汉芳,张德奇,郭 瑞.中后期综合调节措施对强筋小麦早衰的防控效果. 麦类作物学报, 2011, 31(4)
(5) 李向东,张德奇,郭 瑞,季书勤,王汉芳,吕凤荣.水分调控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.河南农业科学, 2011, 40(11)
(6) 李向东,季书勤,张德奇,郭瑞,王汉芳,吕凤荣.豫南雨养区周年不同耕作模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动态和产量的影响. 生态学杂志,2011,30(9): 1942-1948
(7) 李向东, 张德奇, 王汉芳, 吕凤荣, 邵运辉, 方保停, 岳俊芹, 谢耀丽, 周广有. 豫南雨养区小麦简耕覆盖简化高产高效技术创新与应用. 河南农业科学, 2012, 41(12): 32-37
(8)李向东,杨铁钢,李彦鹏,季书勤,王汉芳,张德奇,郭 瑞.麦棉多作套种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演变与效应分析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0, 26(19): 294-299
(9) 李向东,汤永禄,隋鹏,高旺盛,杨世琦,陈源泉,刘定辉,马月存.四川盆地稻田保护耕作制可持续性评价研究.作物学报,2007,33(6): 942-948
(10) 李向东,季书勤,王汉芳,郭瑞,张德奇,杨铁刚. 麦棉多作套种循环模式生物复合配置的生态功能与利用. 生态学杂志, 2009, 28(12): 2607-2612
(11) 李向东,王绍中,田云峰,季书勤. 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. 中国农业信息, 2008,12:42-45
(12) 李向东,陈源泉,隋鹏,高旺盛,马月存.南方集约多熟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度.生态学杂志,2007,26(10):1653-1656
(13) 李向东,季书勤,高旺盛,陈源泉,王汉芳,郭 瑞,张德奇.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―继承、改造和提升.中国农学通报,2007,23(10):41-44
(14) 李向东,陈源泉,隋鹏,高旺盛,杨世琦.南方集约多熟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可持续评价方法研究.中国人口?资源与环境, 2007 (1): 73-76
(15) 李向东,隋鹏,张海林,高旺盛,陈源泉,马月存.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制的农民认知分析.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, 2007, 23(2): 190-195
(16) 王绍中,李向东,张德奇. 河南小麦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.河南农业科学,2008(10):26-28
(17) 郭 瑞,季书勤,王汉芳,张德奇,李向东,陈远凯,程红建,吕凤荣.栽培措施对冬小麦抗干旱、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.河南农业科学, 2010(2): 67-69
(18) 张德奇,季书勤,李向东,王汉芳, 郭 瑞,程红建,谢耀丽.主要病虫害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
|